当前位置: 首页   国内 >   航天员王亚平有多重要?享国家二级警卫待遇,食物未检验不能食用

航天员王亚平有多重要?享国家二级警卫待遇,食物未检验不能食用

航天员王亚平有多重要?享国家二级警卫待遇,食物未检验不能食用
时间:2023-08-12 22:10:51 来源:小炎话史

从山村里的小女孩到国家航天员,王亚平的经历激励着无数女性去勇敢追求梦想。她的经历告诉我们,大山里的孩子并不是没有梦想,并不是没有能力去追逐,只要肯努力一切皆会有。

提起王亚平这个名字,很多人可谓是耳熟能详,她更有一个特殊的称号,便是被人称作是“太空教师”。

如今的她,享受着国家二级警卫待遇,出行有专人保护,就连吃的食物,每一项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。


(资料图片)

01 少时的梦想

1980年,王亚平出生于山东烟台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中。

在当时那个年代,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便是一片樱桃园,父母为了让她以后有个照应,在几年后还生下了一个妹妹与她作伴。

家里的那片樱桃园养育了王亚平与她的妹妹。虽然当时那个年代很多家庭都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,觉得女孩子就不应该读书。

但是王亚平的父母并不这样想,反而即使家庭情况不好,但还是咬紧牙关供两个女儿上了学。

小时候的王亚平非常懂事,父母亲每天忙于樱桃园的种植和打理时,王亚平放学后就会带着妹妹踩着小板凳给父母亲做好饭,等父母回家,闲下来就会辅导妹妹功课。

在那个年代,许多父母眼中的铁饭碗便是老师,于是在王亚平上高中时,父母便建议她去上一所师专,毕业以后可以当老师工作比较稳定。

但是王亚平却没有听从父母的建议,因为她从小心中就有一个飞天梦。

她不想听从父母的建议,做一个老师,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,她想要追逐自己的梦想。

从初中开始,王亚平就立志要做班级里优秀的学生。每次考试她的成绩都在班里数一数二。

高中时她进入了一所普通高中,她想要通过高考然后进入到自己喜欢的大学。

在高中时,为了开阔同学们的视野,班主任便购买了几本关于宇航员的课外书供她们阅读,王亚平被书中那些伟大的宇航员精神所感动,她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够成为一名宇航员。

在高中时,她不仅学习成绩排在班级前列,体育成绩更是比较优异,一起跑步时,她甚至可以超过许多男孩子。

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,她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女孩子,为人热心善良,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。

在高三的时候,长春飞行学院去往她们学校招生,老师便向招生办推荐了王亚平。

但招生的条件极其严格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验,幸运的是,王亚平的身体素质及各方面都通过了招生处的检验。

高考后,父母又再一次建议她进入师范学校当老师,但是她再一次没有听从父母的意见。

虽然她知道想要成为一名飞行员,宇航员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,但是她想尝试一下。

父母虽然对于王亚平的选择有一些不理解,但是看着女儿开心的笑容,还是改变了以往的态度,一家人满怀期待地将她送入了大学的校门。

飞行学院与其他大学并不一样,开学她便面临着长达20个月的艰苦训练过程。如果通过训练,她将距离自己的梦想再近一步,每次想到这些,她便更加努力地训练。

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,她将每日的精力都放在训练上。时常思念父母时,她便会写书信寄回家中,在信中她总是报喜不报忧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飞行学院她依旧保持着优异的成绩,后来她便进入到了哈尔滨第一飞行院。

在这个地方,集合了许多地方的优异人才,所以王亚平从来不敢懈怠半点。

同学和老师都被她坚毅的精神所打动,她的成绩也并没有辜负她的努力,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到了航空兵团。

02 逐梦成功

由于当时飞行员训练的场地条件非常艰苦,并且当时的哈尔滨气候很冷,但王亚平从来没有想过放弃。

不管多艰苦的训练,王亚平都按时完成并且表现得非常出色。

在航空兵团里,女性非常少,王亚平便是其中一位,但是她表现出的坚毅与勇敢是与其他男孩子无异的。她的努力与汗水被每个人都看在眼里。

后来的她被分配到了航空兵部队,2001年她也终于圆了自己的梦想,成为一名女飞行员。父母亲看到女儿有这样的成就,都为此感到骄傲。

几年时间里王亚平已经执行了1500多个小时的飞行任务,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她还曾多次运送灾区物资,当时的她还是飞行团的队长。

但飞行员从来不是王亚平所追求的终点,她想要成为一名航天员。2009年机会终于来临,我国开始招募第二批航天员,王亚平非常激动,她立即报名了参与此次招募。

航天员的选拔非常严格,需要经过多轮考核和选拔,包括身体素质、心理素质、学术背景、技术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考核。

在选拔过程中,候选人需要接受严格的体能训练、航天知识学习、模拟航天任务等多项训练和考核。

王亚平在选拔过程中表现出色,通过了多轮考核和选拔,最终成功进入中国航天员队。

她在航天员队中接受了长期的训练和培训,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质,为未来的航天任务已经做好十足的准备。

她的努力与成绩,也让她成功通过了航天员的选拔,真正地实现了自己航天员的梦想。

2012年,王亚平作为神舟九号的航天员之一,成功执行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。

这次任务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,也使王亚平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任务之一。

作为航天员,王亚平参与了多项科学实验和研究,为太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。

她在太空中开展了生物学、物理学、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实验,为人类对太空环境的理解和利用提供了重要数据和经验。

在职期间王亚平还积极参与宣传和教育工作,向公众普及航天知识,激发人们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。

她通过讲座、访谈等形式,向大众介绍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成就,为航天事业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她在航天事业中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和专业素养,她的参与和奉献精神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作为一名航天员,她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,但也为人们展示了勇敢、坚毅和顽强拼搏的精神。

王亚平的事迹和成就激励着无数人,尤其是年轻一代,激发了她们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追求。

她是中国航天事业中的杰出代表之一,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树立了榜样。

03 享二级警卫待遇 食物检验严格

航天员是我国非常重视的人才,所以在对于他们的各项问题都有严格的制度去保护她们的权益。

当时的王亚平就享受着二级警卫待遇,其实在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中,为了确保其安全和顺利完成任务,国家提供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。

其中包括但不限于:安全保卫措施、食品安全检验、医疗保障、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支持。

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食品安全检验这一点,作为一名航天员,想要实现胡吃海喝的愿望是不存在的。

她们吃的每一种食物都是要经过专人严格检验才能使用的,并且还配有相应的食谱。

其实这也是为了确保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饮食安全,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航天任务。

2022年4月,神舟13号飞船返回地面,举国同庆,从飞船下走出来的航天员其中之一便是王亚平。

此时的她已经42岁,但在她的脸上并没有看到一丝岁月带给她的痕迹,她展现给众人的是她熠熠生辉的坚毅面孔。

王亚平在国际航天合作项目中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,这对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
通过合作与交流,各国可以共同面对挑战、分享成果,推动航天技术和科学的进步,为人类探索太空、开辟未来提供更多机遇和可能性。

现在的王亚平已经将大部分时间给到了家庭,她与丈夫是在自己成为飞行员时认识的,两个人婚后的生活一直很低调。

现在的她们有着一个女儿,一家三口的生活非常幸福。

在女儿的心中,母亲王亚平便是她心中的大英雄。在接受采访时,女儿也曾说过,以后要像妈妈一样当个宇航员。

每每谈及母亲王亚平时,女儿眼中总是流露出崇拜的神情。王亚平的事迹,便是对女儿最好的家庭教育了吧。

参考文献

[1]温永至.心有凌云志 手可摘星辰——专访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平[J].雷锋,2022(08):26-30.

[2]星语.航天女神王亚平:摘星星的妈妈[J].阅读,2022(72):54-56.

[3]雨匀音.“最美太空教师”王亚平:因热爱而坚持,因梦想而执着[J].初中生世界,2022(09):12-14.